教师




个人简介


郭彦炳,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学院副院长,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湖北省“百人计划”创新人才,华中师范大学桂子学者,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核心成员。2010 年 6 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师从李玉良院士。随后在美国康涅狄格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客座研究员、助理研究教授工作。

长期攻坚在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VOCs 控制最前沿,在高效氧活化方法建立、高温有序微/纳米结构催化剂创制、整体式催化剂规模化生产和应用等方面做出了许多开拓性贡献,推动了我国多行业 VOCs 减排。2016年回国组建课题组,先后主持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福建省产业领军团队项目等 10 余项。近五年,以第一/通讯作者在 PNAS(1 篇),J. Am. Chem. Soc.(2 篇),Angew. Chem. Int. Ed.(1 篇),Nat. Commun.(1 篇),Environ. Sci. Technol.(4 篇)等期刊发表 SCI 论文 29 篇,SCI 他引3074 次,H 指数 32,总计发表 SCI 论文 82 篇。近五年,申请专利 69 项,授权20 项。发表的论文先后被Nat. Rev. Mater.、Chem. Rev.、Chem. Soc. Rev.、Nat. Commun.、Angew. Chem. Int. Edit.、J. Am. Chem. Soc.、Environ. Sci. Technol.、ACS Catal. 等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引用。受邀撰写国内期刊研究论文 1 篇,被 Chin. Chem. Lett.、Chin. J. Catal. 等期刊邀请撰写相关综述 3 篇。此外,还担任 多个国内外科研组织委员及专家。


研究方向

1. 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

2. 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控制

3. 纳米环境催化材料

 

教育经历

自 2001-09 至 2005-07  中国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系  应用化学系  理学学士学位

自 2005-09 至 2010-06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化学  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自 2010-07 至 2015-08美国康涅狄格大学  博士后研究员

自 2014-04 至 2015-04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机械系工作  访问客座研究员

自 2015-09 至 2016-07美国三维阵列科技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自 2015-09 至 2016-07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工作  助理研究教授(兼职)

自 2016-07 至今华中师范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学院副院长


曾获奖励

1.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2016

2.湖北省创新人才入选者,2016

3. 湖北省杰出基金获得者,2021

4. 华中师范大学桂子学者,2019

5. 2019年度“周洪宇华大卓越人才奖”,2019

6.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核心成员),2022

7. 中国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二等奖(第二位),2022


学术报告

Asian Conference on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Qingdao, China;2018.10.19,邀请报告;

第十二届全国环境催化环境材料学术会议,中国上海,2021.06.18,邀请报告;

碳中和目标下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协同防治技术年会,中国江西,2021.05.15,邀请报告;

第一届发动机尾气排放碳烟颗粒催化消除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沈阳,2021.09.03,邀请报告;

中国稀土学会年会,中国成都,2021.10.23,邀请报告;

中国化学会第五届“菁青论坛”,中国兰州,2022.07.01,邀请报告;

第二十六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暨第二届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中国镇江,2022.08.19,邀请报告;

中国化学会第六届“菁青论坛”,中国兰州,2022.08.26,邀请报告


博士后


研究方向:环境科学与工程、水污染控制

先后作为骨干成员主研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在Water Research、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Bioresource Technology等环境领域一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


学生

近日,教育部对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截止到2013年9月底的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关于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截止2013年9月底建设进展情况的通报》)。通报显示,32个省份已有28个基本完成了全国系统的安装,其中河南、广东因运行维护工作到位,系统运行十分稳定而受到表扬。而河北、黑龙江、宁夏、重庆等4省(市)因软硬件及网络原因,系统运行欠稳定或存在隐患。上海、江西、新疆等3省份正在安装系统,山东仍不具备安装条件,尚在准备之中。

通报指出,除新疆尚未布置学生信息数据采集工作外,其他31个省份均已基本完成数据采集或补录任务。其中贵州等16个省份的全部或部分学生数据已进入全国系统数据库,7省份的入库率超过90%。经教育部同意与全国系统进行对接融合的省份正在开展本省原有自建学生学籍系统与全国系统的对接融合工作。

通报要求山东、上海加快安装准备工作,尽快完成全国系统和对接环境部署。新疆要抓紧组织布置数据采集工作。数据采集及补录进度较慢、本学年新生数据尚未采集的省份要加快进度。数据采集及补录工作基本完成的省份要进一步提高入库率。要重视数据的全面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提高数据质量,减少问题学籍。经同意与全国系统进行对接融合的省份要加快工作进度,确保今年底前完成自建系统改造,实现与全国系统的实时数据交换。各地要高度重视系统安装后的应用,全面开展系统应用培训,实现学籍管理业务和系统应用的深度融合,建立系统应用和运行维护的长效机制。